教学科研

教学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金沙js9线路中心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时间:2021-06-30   来源:    阅读: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突出医学院校体育特色,切实加强我校体育工作,实现新时代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和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改革目标

   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实现让学生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培养目标,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整体教学计划以及体育师资与场地等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选项课、通识任选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等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实际需要。

1.体育选项课:通识必修课,每学期2学分;面向一、二年级在校生开设,学习时间为两学年。学生通过网络选课后一年内不变,第二学年重新选课;如有特殊情况,学生可于开学初前1周提出换项申请,中途不能转班。以各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及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自觉锻炼习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  

2.体育通识任选课:根据师资与场地条件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对各年级的在校生开设体育保健类通识任选课。学生在第2-4学期通过教务处选课系统选择体育保健类通识任选课,通识任选课1学分。

3.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通识必修课,各年级均开设;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成绩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达到50分以上者为合格,达不到50分者不给予毕业证。体质健康测试占体育总成绩的40%。

四、课程项目设置

1.体育选项课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瑜伽、太极

跆拳道、体育舞蹈

2.通识任选课:体育舞蹈、运动健身、体育保健、裁判法。

3.体质健康测试: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

、优化课程内容

大学体育课内容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

1.理论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校体育运动发展概况、奥运名星的励志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其他正能量的事迹等;(2)体育安全教育方面: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及预防与处理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3)体育基本理论方面:各专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战术原理、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与锻炼方法、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等。

2.实践部分以运动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为主,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这一过程的学习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始终要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愿望。

3.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时可有选择性地进行,突出理论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内容不少于25分钟。

六、课程实施保障

(1)配齐、配全各运动项目教师。

(2)配齐、配全体育设施、体育装备、体育耗材。

(3)保证教师、设施、装备、耗材经费。

(4)做好学生安全保障。

七、课外体育活动

1.阳光体育

落实阳光体育健身工程,使学生养成平时自觉锻炼的习惯,改革早操锻炼形式,在自觉锻炼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及方法措施,每次早操(早锻炼)时间为40分钟,从6:20—7:00

2.业余体育比赛

(1)由各院系自行组织举办班级之间体育比赛。

(2)由体育教研室组织各院系或专业之间的体育比赛。

(3)体育比赛设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健美操等项目,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爱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度。

3. 成立学校体育排球、篮球、田径俱乐部

(1)俱乐部人数不超过30人。

(2)负责俱乐部的教师每周要进行三次指导、训练。

(3)俱乐部成员由指导教师进行选拔。

八、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1)由体育教研室依据体测项目制定训练大纲,各院系结合学生特点和弱点制定方案和训练计划。

(2)公共教学部向每个院系派一名指导教师配合体测训练计划实施。

(3)依据国家免予执行体质测试相关规定,对因病或残疾学生制定合理、灵活健身计划。

(4)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的学生不给予毕业证书

加强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

(1)选项课技能考核加体质测试(60分):主要包括各选项综合技术内容和体质测试成绩。可以采用作业、提问、口试等形式穿插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包含在选项技能考核中。

(2)平时成绩(20分):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考勤及学习态度等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评价。课堂考勤具体扣分标准规定如下:

旷课一次扣10分,旷课三次以上(含三次)该学期体育课成绩不及格;

迟到每次扣3分,早退每次扣5分;

因公请假(学校统一安排的工作算公假)每次扣2分,因私请假每次扣5分;

服装必须符合体育课的着装要求,穿牛仔裤、高跟鞋、拖鞋等上体育课每次扣5分,游泳课按游泳课的要求执行。

(3)课外锻炼(20分):一是参加校级以上运动竞赛获奖,二是参加中长跑测试(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其评分标准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办法》执行)。满足以上任何一项要求均获得相应课外锻炼成绩。

2.考试标准

根据选项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技能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表现除考勤外,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3.考核办法和要求

(1)体育课程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均由体育教学部统一制定,考试时间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安排。

(2)体育课缓考的学生必须提交申请,经校医院出具医疗证明(因伤、病缓考学生),由院(部)、教务处批准,报体育教学部方可缓考。

(3)成绩采取百分制,教师在成绩评定中要有选项课考核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课程平时成绩、课外锻炼成绩。

(4)学生因伤、病、事假等,体育课程时数累计1/3(含1/3)以上者,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不予评定,必须进行重修。

(5)体育成绩达不到80分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学校所有的评奖评优政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