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王檀


王檀,男,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中心主任。金沙js9线路中心特聘首席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防疫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医德标兵,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副会长,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立肺痹 (间质性肺疾病)“肺肾虚冷、肺络痹阻”理论,研发院内制剂“助阳补肺除痹颗粒”、“温肺逐饮除痹颗粒”、“清肺化饮除痹颗粒”。创立肺癌、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方案,独创命名“肺异生物”。国内最早提出新冠病毒感染为寒湿疫,研发院内制剂“除湿防疫散”、“解肌宣肺颗粒”。创立哮病主“火”理论、“肺肝相关”理论。成立我国第一家中医肺康复室,创立慢性肺病“肺劳”病名及“愈劳复肺”康复理论。


孙宝志


孙宝志,男,中国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沙js9线路中心特聘首席教授。曾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曾任教育部第二届高校教育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医师会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教育研究与改革学组组长。中华医学教育杂志顾问。1997年首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家级考试题库,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为1999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体系技术支持。2002年首版《临床医学导论》及课程建设获国家级二等奖。2004年完成教育部发文《临床医学教学基本要求》。2005年《宽口径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一等奖。2009年《计算机模拟病例评价系统开发》获国家级二等奖。2008年主持亚太地区第七次PBL研讨会,2012年至今主持中美合作FAIMER高级培训班十期。主编《实用医学教育学》《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住院医师综合能力建设》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国内125篇,国际12篇,其中有2篇与他人合作发表在《柳叶刀》杂志。2011年荣获首届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杰出贡献奖。2012年获丹麦奥尔堡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曲殿彬


曲殿彬,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创业教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聘任职务:学校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特聘主任委员,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建光


陈建光,男,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药理学会监事长,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骨干。主要从事五味子的研究与开发。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保健食品批号1件。

聘任职务: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立书


王立书,男,教授,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高级实验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著作有《验光技术》、《验光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弱视的检查与矫治》等,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

聘任职务:眼视光学院特聘技能大师。

 

 

 


 杨隆艳

 

杨隆艳,女,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级专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病科主任。擅长斜视、弱视的诊断与治疗,完成各类斜视手术两万余例;开展各种儿童眼病的防治、青少年近视的防控等。

聘任职务:眼视光技术专业带头人。


 宋丽华


宋丽华,女,教授,主任护师。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评审专家。主编和参编教材20余部,发表省级及以上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主持完成吉林省大学教学科研课题5项。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1项;吉林省教育厅教育技术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5项;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

聘任职务:护理学科带头人,护理专业申本专家组组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