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抗疫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村医培养 >> 抗疫专栏 >> 正文

“疫”往无前 “大白”再集结---记村医班学生抗疫故事(三)

发布日期:2022-03-28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乡村抗疫的“战场”上,金沙js9线路中心的2204名村医大学生,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与当地防疫工作者并肩作战,筑牢乡村抗疫最强防线!

村医6班 赵相和

面对反扑的疫情怕吗?他怕!他怕自己的力量太微博,护佑不了一村百姓的安康。当省内疫情突发时,他挺身而出,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严格执行上级防疫要求,认真完成卡点执勤,核酸检测等各项任务。为行动不便的乡亲家中治疗的是他;乡间小路上穿着笨重防护服为隔离人员采样的是他;为隔离人员消毒买菜倒垃圾的是他;双脚磨出血泡,三餐不继饿到虚脱的是他。每当村里的大爷、大娘心疼的对他说:孩子,歇一会吧,喝口水。他都说:我没事的。这就是他,小小村医全力捍苍生,挺身做盾护山河。  





 


 





 村医6班 孙春雨

拥有14年党龄的她,是松原市道字乡才字卫生室的村医,在万家团圆的时候她曾连续值三天夜班,起到了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面对疫情防控排查所需大量人力,她积极发挥模范作用,全力开展卡点排查,已累计完成排查16702余人和1362余车辆,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战役还在继续,感动仍在上演,正是因为有像她这样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幸福安康。





 


 





 

 

村医7班 魏广成

阳光明媚的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把送入了特殊的战场扶余市五家站镇娄家村卫生室接到防疫工作:给全村人员做核酸检测。面对疫情,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也会害怕,可是看到乡亲们淡定从容的面孔不恐慌不惧怕的表现,成为了魏广成工作的动力。从早到晚,每天按时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采集核酸,量体温,消毒,他在心里默默祈祷,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体温正常没有一场风雨不会过去,只要父老乡亲健康平安,再苦再累他都值得!

 





 


 村医16班 刘智刚 

他是辽源市东辽县云顶镇进步村的一名村医,也是“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临床16班班长。在卡点进行核酸检测同时深入到百姓家,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进行核酸采样,这些都是他的工作日常。遇到不配合有抵触心里的村民,他都会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解释,告知村民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不配合排查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村医16班 张玉峰

村医是疫情防控的最基层哨点,辽源市东辽县安恕镇花园村村医张玉峰的工作就是:摸底排查和隔离人员管理。及时排查疫区返乡人员,参与全民核酸检测,白天采核酸晚上按时观看课程回放。每天起早贪黑,顶着风雪,冒着风寒,他只愿疫情早日结束,愿自己的付出能换回家国平安!





 


 村医19班 邱亚红

“脸被寒风吹的发紫,干裂的皮肤和灿烂微笑”。她是一拉溪镇贵张岭村的医务工作者,邱亚红。本该经常回家照顾老人的她,因为新冠疫情的发生,她率先请战,毅然决然地坚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冲在第一线。摸排人员底数,布置核酸检测场地,组织村民做核酸。从疫情发生至今,她未离开过岗位半步,参与全民核酸检测12轮。大家劝她多少休息一下,她却笑着说到:“我休息,病毒可不休息,疫情不消停,我就没法放心的休息”。怀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她不畏严寒、不惧艰险,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群众的安全筑上一道“防护墙”。





 


 

 

村医20班 李晓瑶

95年出生的她是地地道道的90后,在很多人眼中她还是个孩子,却在疫情防控中担起重担。作为集安市榆林中心卫生院的一名临时工,她主动请缨,参加支援吉林核算采样每天上下楼梯,腿痛了,贴上膏药继续为了不上厕所,不敢喝水,穿上了尿不湿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寒冷的天气,在外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消毒液附在手上,一直处于潮湿状态,手发紫、肿胀。和同事们共同努力,让她忘记了寒冷、饥饿和劳累。愿疫情散去,她的两个宝贝在等着她平安归来。

村医22班 陈宇





 

稳居微信运动排行榜第一名,每天步行几万步,是陈宇的工作写照。在这个非常时期,她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为了节省医疗物资,她穿上纸尿裤,不喝水、不吃饭,最大程度降低防护服的更换频率。她穿行在一个个路口,一家家门前,用真情感着每家每户。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是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却无暇顾及自己的一双儿女和卧病在床的婆婆。她舍小家顾大家,为疫情防控工作奋战一线。

 

“疫”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医者无畏,抚慰万千百姓。村医大学生用行动践行医者誓言,在抗疫路上奋发向前。我们相信,疫霾终将散去,春光终会到来。

(攥稿:郭健 周立娜)










Baidu
sogou